国际中国学研究是中国人民大学与日本爱知大学于2004年启动的博士研究人才培养合作项目,该项目主要是在国际大背景下研究中国以及中国与亚洲、与世界关系的一门学问,涉及中国的文化、政法、经济、人口环境、国际关系和中国学研究方法等等。其具体课程设置涵盖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
一、招生人数
5名。
注:学生在博士课程学习中,赴爱知大学学习一年,其余时间在我校进行学习。学制3-4年。学生在我校或爱知大学学习期间,可以利用rmcs(远程教育系统)进修对方大学的课程并接受双方指导教授的论文指导。
二、招生对象
中国人民大学在学一年级、二年级的博士生(在职、定向博士生不能报考),自愿申请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项目,并经导师同意和学院推荐。
三、招生专业
专业 | 导师 | 授课语种 |
中国语言学 | 荒川清秀 | 汉语和日语 |
中国民族学 | 周星 | 汉语 |
中国民俗学 | 松岡正子 | 汉语和日语 |
中国社会学 | 唐燕霞 | 汉语和日语 |
中国文学 | 黄英哲 | 汉语和日语 |
中国邻国史研究 | 伊东利胜 | 英语和日语 |
中国经济史 | 森久男 | 日语 |
中国农村经济论 | 高橋五郎 | 汉语、英语和日语 |
亚洲经济论 | 古澤賢治 | 汉语和日语 |
中国经济论 | 李春利 | 汉语和日语 |
中日关系史 | 三好章 | 日语和汉语 |
四、报名程序
1、学生自愿报名,向学院递交书面报名申请,附本人简历,重点是学习经历、科研成果等。在申请书中承诺缴纳项目培养费壹万元人民币,并承诺如被爱知大学录取不放弃录取资格。
2、导师同意并签署意见。
3、学院签署推荐意见。
4、考生于12月3日上午9:00前按学院将以上材料交至研招办(科研楼b座411室)。
5、研究生院审核考生报名资格。
6、12月3日下午2:30研招办召开招生咨询会,对审核通过的考生发放爱知大学提供的入学报名表和入学调查表等材料。
7、考生于12月7日上午11:00前,将所有报名材料(详见“七、报名材料”)交至研招办。
8、12月7日下午14:00研招办将考生报名材料寄给日本爱知大学。此前未递交的材料请考生自行特快专递寄出。
五、报名材料
报名材料 | 备注 | |
(1) | 入学报名表 | 12月3日招生咨询会发,一定填写手机号 |
(2) | 入学报名者调查表 | 12月3日招生咨询会发,需要博导的签字和印章 |
(3) | 硕士成绩单 | 复印件加盖所在学院教务科公章(学院教务秘书协助盖章) |
(4) | 硕士学位论文 | 复印件2份以及摘要2份 |
(5) |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学籍证明 | 招生就业处开具此证明 |
(6) | 2寸近期彩色相片3张 | 用于准考证、报名表;背面写国籍姓名 |
(7) | 硕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 复印件加盖所在学院教务科公章(教务秘书协助盖章) |
(8) | 研究计划书 | |
六、考试时间和考试地点:
考试时间:2013年2月28日
考试地点:中国人民大学
七、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1、外国语笔试:专业英语或专业日语
2、外国语笔试:时事英语或时事日语
3、专业课口试
外语考试不得带词典。
八、录取
爱知大学负责组织考试和录取工作。
2013年3月4日爱知大学将录取结果通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向学生公布录取结果。
发录取通知书时间:2013年3月。
入学时间:2013年4月初,开学典礼在我校举行,学生通过rmcs(远程教育系统)与双方学校领导及导师代表共同参加。
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学生赴日本爱知大学学习,其余时间在我校学习。
九、学生待遇
本项目的入学金、学费、教育充实费、委托征收金予以免除。在爱知大学留学期间,爱知大学每月提供11万日元的奖学金(支付上限为一年)。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
2012年11月